简介
高密度脂蛋白是由胆固醇、磷脂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一种血浆脂蛋白,其主要在肝脏和小肠之中合成。具有将肝外组织内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排出体外的作用。因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含量较为稳定,通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了解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参考区间
成年男性HDL-C为1.16~1.42mmol/L(45~55mg/d),
女性为1.29~1.55mmol/L(50~60mgdl),
正常人HDL-C约占TC的25%~30%。
我国《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标准(2007)为:
理想范围:>1.04mmo/L(>40mg/dl)。
升高:≥1.55mmol/L(60mg/dl)。
降低:<1.04mmol/L(<40mg/dl)。
NCEP ATPⅢ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
1.<1.03mmol/L(40mg/dl)为降低,CHD发生风险增高。
2.≥1.55mmol/L(60mg/dl),CHD发生风险降低。
ATPⅢ将HDL-C从原来的<35mg/dl(0.9mmo/L)提高到<40mg/dl(1.03mmol/L)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预防性治疗(男性将从原来的15%提高到约40%,女性从原来的5%提高到15%的人群被划归高危人群)。
临床意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并发现此群家族中长寿者多。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减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
含量升高
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
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
含量降低
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
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