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口服糖耐量试验

简介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是在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2小时内做系列血糖测定,可用于评价个体的血糖调节能力,判断有无糖代谢异常,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有助于早期发现空腹血糖轻度增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耐量异常患者。

WHO推荐的标准化OGTT

WHO推荐的标准化OGTT:
1. 试验前3天,受试者每日食物中含糖量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停用影响试验的药物(如胰岛素)。
2. 空腹10~16小时后,坐位抽取静脉血,测定血葡萄糖浓度(称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3. 将75g无水葡萄糖(或82.5g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分钟之内饮完。妊娠妇女用量为100g;儿童按1.75g/kg体重计算口服葡萄糖用量,总量不超过75g。
4. 服糖后,每隔30分钟取血1次,测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共4次,历时2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可长达服糖后6小时)。其中,2小时血浆葡萄糖浓度(2hPG)是临床诊断的关键。
5. 根据各次测得的血葡萄糖浓度与对应时间作图,绘制糖耐量曲线。

参考区间

成人(酶法):
FPG<6.1mmol/L;
服糖后0.5~1小时血糖升高达峰值,但<11.1mmol/L;2hPG<7.8mmol/L。
以上参考区间引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

结果计算

1. 正常糖耐量
FPG<6.1mmol/L,且 2h PG<7.8mmol/L
2. 空腹血糖受损(IFG)
FPG≥6.1mmol/L,但<<7.0mmol/L,2h PG <7.8mmol/L
3. 糖耐量减低(IGT)
FPG<7.0mmol/L,同时2hPG≥7.8mmol/L,但<11.1mmo/L
4.糖尿病(DM)
FPG≥7.0mmol/L,且2hPG≥11.1mmol/L
来源: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药物干扰

1. 药源性高血糖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利尿剂、降压药、烟酸及其衍生物、口服避孕药、甲状腺激素等、氟烷、氯丙嗪、利血平、乙醇、苯妥英钠等。
2. 药物性低血糖症:胰岛素、降糖药、β受体阻滞剂、导致肝毒性药物等。肼苯达嗪、四环素、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可引起葡萄糖氧化酶法检验出现假阴性。

临床意义

1.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其中FPG和2hPG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糖尿病患者FPG往往超过正常,服糖后血糖更高,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的时间延长。
2. 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7.8mmol/L,可用OGTT了解糖代谢状况。
3.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均可导致糖耐量异常,且各有不同的特征性OGTT试验曲线。
4. 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小时之间血糖会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