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项目查询系统

葡萄糖

简介

血液葡萄糖(glucose,Glu)测定在评估机体糖代谢状态、诊断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血液葡萄糖简称血糖,血糖测定包括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测定。酶学方法是测定血糖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己糖激酶法、葡萄糖氧化酶法和葡萄糖脱氢酶法。其中己糖激酶法为葡糖糖检测的参考方法。

参考区间

成人空腹血浆(清)葡萄糖:3.9~6.1mmol/L(70~110mg/dl)。
来源: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危急值

成人空腹血糖
≤2.8(2.5)mmol/L,低糖,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
≥25mmol/L,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和酮中毒
儿童(14岁以下)空腹、新生儿随机血糖
≤2.8mmol/L,低糖,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性昏迷
≥16.5mmol/L,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和酮中毒

药物干扰

1. 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咖啡因、环磷酰胺、茶碱、避孕药、右旋糖酐、升糖激素类、甲状腺素等。
2. 使血糖降低的药物:印度大麻、胍乙啶类等。

临床意义

血糖升高主要见于:
①生理性血糖升高: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会导致生理性血糖升高;
②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l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有糖尿病症状(其中任何一项有异常均应于另一日重复测定),三项中有一项超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③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释放增多等空腹血糖水平亦升高;
④胰腺病变: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等;
⑤严重的肝脏病变:肝功能障碍使葡萄糖向肝糖原转化能力下降,餐后血糖升高;
⑥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⑦其他病理性血糖升高:妊娠呕吐、脱水、缺氧、室息、麻醉等。

血糖降低主要见于:
①生理性低血糖:饥饿及剧烈运动后;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胰岛素瘤、口服降糖药等;
③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
温馨提示

网站搭建中,参考《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临床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血液学、寄生虫学检验第5版》、《临床常用检验项目风险管理指导手册》、GB或卫生行业标准、网络资源等。如有侵权或建议,请点击检验之声留言,我们会持续更新完善,与大家共建检验医学行业学习平台!